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不过这么庞大的建设,得耗费多少财力物力。

区区一个太原府,居然耗费这么大财力修建。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气得咬牙;

“好啊!”

“这个逆子修缮城墙就算了,姑且算他为了保护太原府不受侵略。”

“可整个太原府都建成这样,那得耗费多少银子。”

“怕都能再建造一座皇宫了吧?”

“这么大笔的钱财,他一个才就番两年半的藩王,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贪墨了税钱,再而从老百姓士绅身上刮下来的。”

“这样大动土木,得抓多少壮丁服徭役。”

在他看来,把太原府,建设成这样规模。

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事。

不过,街上的人群,又面带笑容。

完全没有被盘剥,压榨的样子。

这样有些惊疑不定,完全无法理解。

想不通,那就问,那就查。

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叫停了马车。

马路中间的花圃,有个拿着尖刀的老农,正弯腰在修剪多余的枝丫。

朱元璋立刻上前询问道:

“这位老兄弟,你这是在做什么?”

老农见对方人多,也不怯场,笑着回道:

“在修剪花圃多余的枝丫,清理杂草。”

“这活谁让你干的?”

朱元璋继续问道:“如今正是农忙季,你难道不用料理田地?”

老农瞥了对方一眼,笑着说道:

“一看你就是外乡来的?”

“我现在的职业是园艺工,不需要种地啦。”

“这活不仅轻松,每月还有五两银子。”

“那可是五两银子啊,以前半年也赚不到这么多。”

听到这里,朱元璋非常吃惊,

没想到这修剪枝丫的工作,居然每月有五两银子,

要知道应天府的小二,每月也才一到二两银子。

而太原府修杂草的,竟有五两银子。

“你干这个,那家里的地怎么办?”朱元璋继续问道。

民以食为天,这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老农听到这话,笑的更开心了;

“地租聘给了衙门,衙门再找人专门种地。”

“每亩的五成归衙门,剩下的归我们自己,而且还不用交税。”

“专门种地的人,每月也有五两银子。”

对于他们来说,不用交税,而且还有五成属于自己。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听到这里,朱元璋气的身体微微发抖,咬着牙大骂道:

“好啊!!!”

“当真是咱的好儿子!!!”

“居然敢违背咱定下的税政,让百姓把地全部交给衙门打理。”

“这孽子叛逆无常,目无王法。”

“撤藩,撤藩!”

“快,立刻去王府,把那孽子给咱绑来。”

对于藩王来说,有治理藩地的权利。

但是盐铁,茶,和税收,还有一些国策是不能自己做主的。

擅自更变国策,是诛九族的大罪。

侍卫们立刻扶着皇帝上车,

马皇后轻轻拍着朱元璋的肩膀,温润的开口道:

“重八!”

“咱的棡儿每年可有按时将税款交上?”

朱元璋顿了顿,气愤的开口道:

“自然是交了。”

“但藩王擅自更变国策,乃是大罪。”

“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目无王法,在藩地里肆意妄为,那不得乱套?”

“不杀他的头,已然是看在父子情分上。”

“撤藩将他贬为庶民,已是法外开恩。”

朱元璋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生气。

但更改朝廷的税收政策,这件事是重罪。

是任何皇帝都不会允许出现的。

可以说,与某逆造反无二。

马皇后叹口气,继续开口:

“咱既然都来了,为什么要这么急着将棡儿定罪呢?”

“难道你就不奇怪,为何棡儿治理下的太原府,国泰民安,百姓各个面带笑容。”

“而且这里的百姓都很勤劳,道路上没有看见过一个流民,乞丐。”

说到这里,马皇后顿了顿,盯着朱元璋的眼睛:

“这不正是你一直想要做到的吗?”

“你万事以民为本,想要让大明所有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不再有人流离失所,不再有人因饥荒售卖妻儿。”

“咱的棡儿是犯了诛九族的大罪,但你就没有考虑过,是他找到红薯,让太原府所有的百姓不再受饿。”

“要是将红薯推广至全国,咱大明的百姓是不是全都不用挨饿受饥了?”

“难道这不算泼天的功劳?”

“所以啊,不如咱就看看,棡儿治下的太原府是如何运转的。”

这个世界上,除了马皇后。

再没有一个人,敢忤逆朱元璋的意思。

也没有人能在他面前,说出这些话。

听到这么一大串话,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刚才是被怒气冲昏了头;

“哼!”

“如果不是看在那逆子种植红薯有功,咱早亲手....”

算了,就依妹子的,咱再看看,这孽子到底把太原府搞成了什么样子。

“不过撤藩是必须要撤的,把他永远留在皇宫做个废人!”

...

ps:新书的数据特别重要,决定了这本书是否能写下去,

求各位读者大大投点数据,万分感谢!

(新书加更规则:100鲜花加更一章,10评价票加更一章,1月票加更一章,任意打赏加更一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