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陛下,这弘文馆学士.

到底是几品官啊?”

蓝田县男这是个爵位。

可弘文馆学士。

在大唐高低算个官了。

郎钰对此十分的好奇。

此时大殿之内。

其他人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从平民成就勋贵,还赐官了。

不赶紧谢恩就罢了。

还像菜市场讨价还价一般。

“本来弘文馆学士。

大都由正五品官员兼任。

但你未有实职。

便算个从六品上吧。”

大唐的官职。

好像是三省六部共三十个品阶。

从六品上已经到第十四个阶段。

要真类比到现代。

怎么着也得是个正处级别啊。

想到这里,郎钰咧开嘴笑了。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啊!”

这个感谢十分真诚。

只不过这仪式怎么越看越不正式。

其他人都无所谓的一笑。

唯有李二被气的嘴角直抽抽。

给郎钰赐爵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

也算是众大臣讨论朝政前的开胃小菜。

接下来要谈的,才是真正关系大唐命运的。

现在已经立春。

农耕就是重中之重!

“陛下,前些时日。

新式犁铧效率提高甚广。

以往之犁,一个时辰耕田一亩。

现在这犁铧,一个时辰便能耕田两亩半。

更重要的是。

此犁铧只需一头耕牛便可拉动。

臣已经下令匠作监赶制铁犁。

以保春耕无虞。”

长孙无忌拱手禀告。

郎钰眼睛一突。

这李老二到底从他脑子里,搞去了多少好东西。

他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想过犁铧这种东西。

李老二,你还没付知识产权费呢!

李二脑海中浮现出郎钰的胡思乱想。

脸色越来越黑。

这个犁铧还是在年前。

偶然从郎钰脑海中闪过的一个念头。

正好被他给捕捉到了。

李二自然明白农业是国之根本。

对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东西。

他自然是第一时间进行实验。

实际上,当时郎钰想过两种犁铧。

一种是曲辕犁,另外就是这种铁犁。

这种铁犁有一块铁做的犁镜。

可以使翻地效率加倍。

他采用的就是这种铁犁。

这也是他可以对郎钰这么容忍的原因。

因为真的不知道。

什么时候,这个小王八蛋蹦出来的一个想法。

会给大唐带来巨大的好处。

“那就命匠作监加快建造。

并将此犁铧制作之法公开。

让天下匠人,皆可制作此犁。”

李二挥挥手,定下了政策。

此时杜如晦上前道。

“陛下,此犁欲推广天下。

还需有名方可。

不如,便叫二郎犁。

一来,借皇家之名。

百姓可心无顾虑,快速接受。

二来,也可让百姓感念陛下恩德。”

百姓是十分实在的。

用老式犁铧,粮食产量增不增多不知道。

但肯定能够活下去。

而新式犁铧,没有经过实验。

谁知道会不会导致颗粒无收!

故此,必须要有大名义让百姓接受。

在现在这个时代。

最大的名义,不就是皇家吗!

脸上的笑容,看的出李二心情十分满意。

就在这时候,脑海中却蹦出郎钰张牙舞爪的样子。

‘李老二,你还没有给我知识版权费呢!’

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郎钰越歇斯底里。

李二心中越是畅快。

“那好,此事就如此定下了。”

在杜如晦回到自己位子上后。

魏征便拱手言道。

“太子已年满八岁。

需选一大才教导。

还请陛下决断!”

倒不是说李承乾没有老师。

而是之前的老师。

都不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现在年号更替,国本已固。

自然要找一个大儒进行教导。

“众卿,可有人选推荐?”

在给太子选老师的问题上。

这些大臣都有些面面相觑。

选的好了,没有功劳。

一旦选的错了,这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这件事是魏征提起来的。

众人将目光都放在了魏征身上。

“臣推举前礼部尚书李纲。

此人为人刚正,品行高洁,学贯鸿儒。

以其品性能力,可为太师。”

听见魏征举荐的此人。

众大臣也都没有意见。

本来太师这个职位,历来是竞争激烈所在。

可殿中大臣却如此避讳。

是因为李二如今还春秋鼎盛。

他们作为大臣,不能跟太子走的太近。

如果跟太子走的太近。

你是想干什么?

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吗?!

再者,对于李纲此人。

品性能力自然不用说。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年纪够大。

等李二老了之后。

估计李纲早就入土了。

也就不会出现太子即位之后。

因为恩宠而出现一方权臣的情形了。

如果是以前。

李二自然也就答应了。

可现在,李二却是迟疑起来。

此时,脑海中正浮现郎钰的声音。

‘你们平时就管太子这么严格。

还给他找一个太子杀手当老师。

怪不得以后如此叛逆呢!’

李二略微思索。

如果给承乾换一个老师。

还会不会出现不可言说的结果呢?

想至此处。

李二抬眼看了一眼,正无聊的扣着鼻子的郎钰。

要不……

“此事不急,以后再议罢!”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