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精锐已经是被孙传庭打光了。
这三千禁军本来便是老弱病残为主,而不是什么精兵,
而且其领兵大将熊通已被杀掉,此刻群龙无首,轻易被抓住了。
其中,朱纯臣和张缙彦自己养的精锐家丁自然是被全部处死。
剩下的禁军则都被朱由检给解散。
他自然不打算用这一些老兵油子。
这一些人打仗怕死还是没有纪律。
而且变成了豪门的杂役,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甚至是连火器都是不会操作,而且畏惧敌人如虎,留着就是拖后腿而已。
朱由检觉得自己将来要练兵的话。
只能两个方向,
要么重新招募一些青壮流民,重新训练。
要么就是从太监中挑战有勇力者,编练一只自己的部队。
就在朱由检考虑如何编练新军时候。
王承恩突然跑了过来,说道:
“陛下,前内阁,阁老范景文求见陛下,以求陛下不要南迁。”
“范景文要见朕?”
朱由检眉头一皱,
他自然知道此人。
按照《明季北略》里记载的很清楚,这位后来在崇祯十七年二月被重新启用为内阁大学士的阁老最后全家二十多口为大明殉节而死,他自己更是绝食而死,
只是朱由检没想到的事情是,
这还算是忠臣的范景文居然会阻止自己南迁。
不过他也明白此事。
毕竟大明素来是以气节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范景文这般迂腐的老臣反对此事也正常了。
不愿意放弃北土和北方百姓,
当然了,区区一个范景文,哪怕是忠臣,也无法改变朱由检的意见。
他的意见一旦坐下,无人可改变。
不过他还是打算见一面。
当即让王承恩宣见范景文。
范景文一来就扑通一下子。
跪在了朱由检面前。
连连叩首道:“陛下,万不可南迁啊!!如今闯贼不过乱于陕西,京师无虞,应固守,让四方各地勤王才是正道。弃而南迁可不是良策啊!
若是陛下南迁的话,北方子民如何是好?祖宗陵寝如何是好呢??
若是陛下执意南迁的话!!老臣便是一头撞死在这里!!”
朱由检无语,知道他是好心。
但是听他的大明就真的亡了。
而汉人便是要被满清统治数百年。
脊梁骨被彻底打断,数百年也难以恢复。
他自然不可能听从,
不光是为了大明,也是天下汉人,和后世汉人啊!!
他摇头道:“我知道阁老对于我大明忠心耿耿,但是这一次南迁朕心意决定了。
谁也无法改变!!”
“陛下,万万不可啊!臣说的乃是正确的!!”
“固守帝都才有一线生机,南下必死无疑!!”
“若是南迁的话!!祖宗陵寝如何?大明脸面何在??”
范景文轴的很,还是咬牙说道。
朱由检冷笑道:
“阁老,你以为朕想要南迁吗?这不是局势所迫吗?
孙传庭已战死,朕最后的一支精锐劲旅勇卫营被全歼,
而李自成数十万精锐士气大盛,你让朕拿什么守京师,
他闯贼虽现还在陕西,但他马上要攻到京城,
也不过数日,爱卿认为沿途还有谁能守住吗?
你是要我留在京都,将来亡于此,只会使天下勤王者无王可勤,
忠心人无人可统御,让天下大乱吗?
还是你也投了闯贼,有意要逼朕留此危境,
等闯贼来割朕头颅,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亡了我大明基业?!”
朱由检质问了起来。
“这……陛下……”
范景文也是感觉朱由检说的有道理。
一时间无话可说。
他不得不承认。
现在局势确实是和朱由检所言,差不多。
传庭死而明亡!
如今孙传庭一死,大明已无多少精锐,
唯一能打的周遇吉,不足一万人。
而闯贼精兵数十万。
光是最能打的老营就超过十万。
这般巨大差距,守在北京只是等死。
别说关外还有鞑子虎视眈眈。
不过范景文是倔脾气。
还是耿着脖子道:
“陛下若是害怕一死,群龙无首。可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而陛下固守京师,臣愿尽出家财,为陛下募集兵马。和陛下坚守京都!!”
不过朱由检自然摇头。
连他都没有百分百自信。
别说太子了。
“太子年幼,朕殒命于京师,他如何独撑危局?国库已无存银,而内库不过七万两,哪有钱练兵,何况闯贼数日便是杀来,我有钱也来不及练兵!!
南迁,我已经决定,爱卿无需再劝告了!!
当然了,爱卿若是不愿意放弃京师,朕便是托付爱卿帮助朕守备北境,留守京城!爱卿看如何?”
朱由检缓缓说道。
范景文自然不愿意南下,那就留在北方。
这般也可以延缓,整个北方陷落的时间。
而且以范景文的威望,也可以在北方留下一根刺。
而范景文没想到皇帝陛下让自己留守京师,有一些惊讶。
不过他早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了。
打算闯贼杀入北京城便是自杀。
既然崇祯要他留下,他也不会拒绝!!
大明素来看重节气。
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不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吗??
当即,范景文也是用力点头到:
“臣愿为陛下留守帝都,一定帮助陛下守卫好北京城。
尽量为陛下南迁拖延时间!!城陷便是臣死之日!”
“好好好!爱卿果然是忠勇!!”
朱由检也是大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