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位反应敏捷的大臣惊呼出声:“难道这一片是用了化肥,那一片没有用化肥吗?!”
这一声提醒如同醍醐灌顶,其他官员纷纷醒悟过来,原来这两片菜田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肥料进行耕种。
李二笑着确认道:“没错,这一片生机盎然、茁壮成长的韭田正是使用了化肥培育,而另一边则是按照常规方法种植。”
他接着解释道:“这段时间以来,朕一直在亲自测试这种化肥的效果,现在大家也亲眼目睹了它的神奇之处。”
御花园内瞬间炸开了锅,惊叹之声此起彼伏。当众人意识到那使用化肥的韭菜产量较之普通肥料足足翻了一倍以上时,震惊之余不禁连连发问:
“天哪,这化肥究竟是何物,竟能使庄稼增产如此之多?!”
“陛下提到过,这是一种特殊的药物!”
“这也太夸张了吧,莫非是传说中的仙药不成?!”
“能创造出这样神奇的化肥,此人真是拥有无与伦比的才能啊!”
此刻,裴寂整个人仿佛被雷电击中般僵立原地。他原本估摸着增产个两三成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成效了,若是能达到五成都算得上是惊天之举,那时他或许还能说服自己承认一时判断失误,老眼昏花罢了。然而,眼前的现实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肥的效果竟然是直接使产量翻倍!
曲辕犁的推广使得耕作效率提升,耕地面积能增加五成,如今加上这神奇的化肥,粮食产出竟飙升至原来的三倍!这意味着若这两项技术在大唐全面推行开来,大唐的粮食总产量将会增长到相当于三个大唐的程度!这样的功绩,对于一个世袭侯爵而言,已无法用言语衡量其价值,甚至直接封为世袭国公也不过分。
裴寂心中悔意如潮水般涌来,回想起自己当初在朝堂之上对此事插嘴反对,现在看来无疑是显得嫉妒贤能、见识短浅。四面八方投来的异样目光让他如坐针毡,这一刻,他成了众矢之的。内心暗自叫苦:“真是糊涂啊,我怎么就多嘴那一句呢?官场多年,早就该明白一个铁律——真正有才能者不可轻易触碰!”
裴寂脸色由惨白转为通红,比熟透的猴屁股还要鲜艳几分。他意识到,这个发明化肥的人虽然只是匠役出身,但对国家的贡献却远超自己这位尚书大臣。尽管如此,裴寂骨子里那份读书人的傲气并未完全消散,他仍坚信自己的学问和地位不可撼动,毕竟他是研读孔孟之道,沉浸于诗书礼乐的正统读书人,而非钻研兵法、算术或者奇技淫巧之人。
可即便如此,裴寂还是努力调整心态,摆出大儒的姿态,缓缓言道:“如此看来,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朝廷应当予以重用,赐予相应的官爵乃是职责所在。”
本以为借此机会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哪料到李二却在此刻笑眯眯地道破了一点:
“诸位爱卿,你们是不是数学没学好?或者是近日过于劳累,眼神不济?”
李二话音刚落,群臣皆是一愣,纷纷再次细看那两片韭田。原来高大的韭苗不仅高度翻倍,连叶片数量也明显增多,这意味着收割时的实际产量差距可能高达四五倍,而不是简单的翻一番。
面对这一惊人事实,官员们震惊之余,无一例外地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颂扬陛下的洪福与此次发现的重大意义。众人此时才真正认识到,这化肥并非寻常的雕虫小技,而是堪比红薯土豆般的神物,且效果更加立竿见影,炼制出来就能立刻带来巨大的收益。若再考虑上曲辕犁带来的耕地增加,大唐的整体粮食产出将可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六到七倍。
此情此景之下,没有人再敢质疑封侯之事,甚至有人提议应直接册封化肥发明人为世袭国公。因为这种级别的功劳,甚至是功德,一旦因个人意见导致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只怕会引来天下百姓乃至上苍的不满。
裴寂此刻彻底陷入了震撼之中,脑中一片空白,他从未想过化肥的影响竟然如此深远。他预见到大唐即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而这化肥和曲辕犁无疑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想到史官将来可能会如何记载今日之事,裴寂更是心如刀绞——一世英名恐怕就要因此而蒙尘,后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只怕是“奸臣”二字难以摆脱。
正当裴寂内心挣扎之时,李二笑意盈盈地环视四周,待百官情绪稳定下来后,悠然发问:“那么现在,诸位是否还有关于封侯之事的异议呢?”
满朝文武皆惶恐不已,纷纷表示不敢再有异议,更有甚者提出应直接晋升为世袭国公。
李二朗声大笑,话语中略带戏谑,“诸位爱卿所提之议嘛……确是不错!不过嘛,正如裴寂裴大人所担忧的那样,这位功臣虽然有显著功绩在身,但若其品德未能与高位相称,裴大人觉得他还不足以担当国公之尊,那咱们就先从侯爵封起吧!”
魏征等一众大臣面带笑意,心中暗自嘀咕。
裴寂作为世家出身的重臣,平日里常为世家利益摇唇鼓舌,言辞华丽,仿佛只有他们世家子弟执掌朝政,才算是正道昌明。殊不知今日这番言论,却成了众人眼中的笑柄。
此刻,长孙无忌适时地轻咳一声,显然对这场好戏早有预谋。他知道封赏之事早已内定,但这样的机会岂能白白错过,于是继续挑动话题:“陛下,关于此事,裴寂大人似乎仍有保留意见啊。他认为陛下的封赏决策应当充分考量朝廷重臣们的共识。”
“裴寂大人认为,为了彰显公正,不妨参照昔日武侯的荣誉,将此人封为圣乡侯,而非直接晋升国公。”长孙无忌接着说,语调中透着一丝微妙的意味。
李二久经沙场,身边智勇之士如云,自然深谙权衡之道。面对长孙无忌的“暗示”,他立刻心领神会,装作沉思片刻,随后用力一点头,果断决定:“好!那就按照裴大人的建议,暂不考虑世袭国公之位,赐封圣乡侯足矣!”
裴寂听闻此言,心中犹如油煎火燎,暗骂这群人合伙给自己挖坑,难道是要排挤自己不成?他正欲反驳,长孙无忌已迅速接话,口中溢美之词如流水般涌出:“陛下真是英明神武,虚怀若谷,能听取群臣意见,实乃礼贤下士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