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异世孤星 第124章万万不可

作者:蛋壳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4 07:01:30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李二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绘着曲辕犁的设计图样。相较于其他复杂器械,曲辕犁结构相对简单,段纶一看便知其为何物,顿时也惊愕不已。

“陛下,这不是农户们耕地用的犁耙吗?工部来造这个?”段纶觉得难以置信,这种寻常农户家中几乎家家必备的农具,为何要由工部来大规模生产?

李二解释道:“正是工部来造。如今乱世已平,百姓正需休养生息,若让他们自行制作,恐耽误农时。夏季已经来临,正是各家各户急需犁耙的时候,此时若让他们自己打造,显然不合时宜。”

段纶点头表示理解,但心中的疑惑并未完全消除:“可是,陛下,为何要劳烦工部替百姓制造犁耙?正如陛下所说,这正是百姓使用犁耙之时,既然家家户户都有,又何须重新制造呢?”

李二闻言,忍俊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杜如晦和魏征亦相视一笑,仿佛知晓其中奥秘。

段纶、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三人则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陛下,这犁耙构造并不繁复,制造成本虽不高,但动员的人力需求却不少。为何要在此时动用如此大的人力来专门做这件事呢?”

房玄龄作为天策府集团的核心人物,习惯于深思熟虑,对此事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杜如晦看出了房玄龄的疑虑,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透露:“老房啊,你近日事务繁忙,可能尚未知晓。我们几人日前去了趟幽州城外考察……你应该能揣摩出个中缘由吧?”

房玄龄闻此言,眼中灵光一闪,迅速联想到一个重要的人物:“你们是去见公子了?还是说,是与公子有所交涉?”

李二笑声朗朗,未正面回应房玄龄的问题,而是将话题转向段纶:“子明,身为工部尚书,这犁的设计之中有何奥秘,何不仔细揣摩一下?”

段纶再次审视手上的图纸,注意到这张纸出自城西云裳幽新近贩售的优质雪白纸张,质地坚韧如同刀刃,而其上略带皱褶和汗迹。

反复查看后,起初并未察觉出什么特殊设计,甚至误以为可能是某种改良版强力弓箭的构图。

突然,段纶眼神一亮,发现了其中的关键差异:图纸上的并非寻常百姓使用的直辕犁,而是曲辕犁!

他愕然问道:“陛下,是不是画错了?为何上面绘制的是曲辕犁而非常见的直辕犁?”

李二嘿嘿一笑,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曲辕犁相较于直辕犁,更能节省劳力。”

听到“省力”二字,段纶大为震惊,难以想象犁耙这种农具还能在设计上实现如此巧妙的省力效果。虽然乍一看上去,这犁除了弯曲的犁辕之外并无特别之处,实则蕴含着极大的创新价值。

段纶内心暗自赞叹,若真是能够减轻百姓耕作时的体力消耗,无论是让耕牛得以在劳动间隙得到更好的休息,还是让农民有余力开垦更多的田地,都无疑是了不起的贡献。

此时长孙无忌面色凝重,拱手进言:“陛下,此事务必慎重考虑,万万不可贸然行事!”

李二听罢愣住了,心中疑惑不已:“怎么就万万不可了呢?”

“辅机,此事于国于民岂非大利乎?”李二陛下反问。

长孙无忌面露忧虑,回应道:“陛下明鉴,此事诚然有利于民生,然而当前国库耗资巨大,府库存银仅剩十万余两。再过些日子,战事又将接踵而至,诸多开支亟待筹备。若因一时之仁慈之举,忽视了长远的国力储备,恐怕会动摇根基,影响大局。”

此言听来虽有些严苛,却饱含对国家财政实际状况的深刻考量。

长孙无忌心中暗自得意,深知这番谏言既切中要害,又是难以反驳的现实问题,预料李二陛下必将采纳,借此机会他也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朝中的影响力。

不料,李二并未如长孙无忌预期那般严肃应对,反而微微一笑,话锋一转:“辅机所虑甚是,不过……你可曾深思,此犁省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长孙无忌闻言一愣,本以为李二会赞同他的观点,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向犁耙的功效。尽管心存疑惑,他还是按常理解释道:“陛下,这类工艺上的改良,即便能节省些许人力,也多不过十分之一二吧。”

李二却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非也!这曲辕犁的关键,在于它能够大幅降低耕作所需的力量,原本必须依赖耕牛方可拉动的犁具,如今人力亦能操作自如。试想一下,以往一对百姓与一头耕牛合作,一日顶多只能开垦一亩地,但采用曲辕犁后,则有可能直接翻倍为两亩。”

接着,李二目光炯炯地问道:“辅机,你还记得我大唐疆域内尚有多少荒地未被开发利用吗?据汉代记载,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尚未得到有效开垦。”

长孙无忌被这突如其来的计算深深震撼,瞠目结舌,嘴巴张得足以吞下一枚鸡蛋,下巴几乎要触碰到脚尖。这个数字带来的可能性太惊人了!

“如果这些广袤的荒地得以悉数开垦,即使税赋制度保持不变,那么每年流入国库的岁入将会成倍增长啊!”

李二的这一席话让长孙无忌彻底陷入了沉思,意识到自己先前可能低估了这项看似不起眼的农业革新所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长孙无忌,在天策府团队中以圆滑、老辣和深谙世故而著称。每逢发言,他总能巧妙地为自己积累功绩、声望与影响力。这次,他本打算扮演一位忠直谏臣的角色,指出当前国库空虚、战事将至之际,若新引进的农具节省劳力的效果不显著,则大举推广不仅难以赢得百姓的感激,反而可能令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经过一番精密计算后,长孙无忌自信满满,认为李二定会采纳他的建议。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曲辕犁的省力效果远超预期,甚至无需耕牛即可拉动!

长孙无忌瞠目结舌,难以置信:“陛下,此事……此事当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