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驻村一周后,陆续收到了来自昆明的邮政包裹。
“玉珠书记,你这是要把家搬春天寨啊!哪来的这么多包裹?”
“啊?这是我托人从昆明给咱村的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还有是给村民准备的一些土特产。”
“玉珠书记,你可真大方!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钱吧?”
妇女主任顺手翻看着这些寄到村委会的书包、文具和土特产,嘴里“啧啧”赞个不停。
“也没多少钱。你拿份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名单给我,咱找个时间把这些文具发下去。”
“好嘞!”
妇女主任迈着轻盈步子回到自己办公桌前,哼着小曲儿从一堆文件夹里找出两页花名册,拿起铅笔在上面打勾。边打勾边数着数字,等到数到“12”的时候,放下铅笔,离开桌子,把两页打过勾的名册摊到玉珠面前。
“书记,就这么多。”
“只有12个?有没有没统计进来的?”玉珠翻着花名册,将信将疑地问道。
“还有一些跟着在外打工的父母生活,没统计进来。主要是这些孩子已经在当地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了,所以——”
“所以就不算了?”还没等妇女主任把话说完,玉珠就反问道。
“这些孩子长期不在村里,就不算了吧?”
妇女主任为难地说。
“只要户口没有迁走,他们也应该算进来。”
玉珠斩钉截铁地说。
“那好吧!我重新来统计。”
妇女主任怏怏不乐地从玉珠书记手中取回那几页花名册。
“大姐,你不用替我省银子。如果书包、文具不够,我再买。”
玉珠似乎猜出了妇女主任的心思,故意打趣道。
“书记,我是担心村里一旦开了这个口,以后每年都要送。怕将来哪天你回县里工作了,村里的工作不好做。”
“这个嘛!不用担心,就算将来我挂职回县里工作了,我也保证继续跟春天寨的孩子们结对帮扶,将好事做到底。”玉珠爽朗地笑着回答。
“书记,这事要不要跟村长商量一下?”
妇女主任善意地提醒道。
“这是我个人行为,就不必了吧!再说了,村长现在正忙着公司的事,咱少让他分心。等会你把村委会的其它同志叫上,挨家挨户送礼去。”
玉珠一心想着把这些从昆明寄来的土特产和书包、文具早点送到村民手中,便自作主张安排妇女主任去招呼其它村干部帮忙。
“要不要通知镇文化站的同志来拍照宣传?”
“不用通知。咱不要把简单的事搞得那么复杂。顺便也好让村干部对村民的情况做个深入的了解。”
玉珠摆摆手,示意妇女主任不用搞这些形式主义。
“玉珠书记,你心可真好!”妇女主任由衷地赞美道。
“村里工作得靠大家支持。如果我们对村民的困难不闻不问,他们凭啥支持咱们呢?我刚到春天寨,对村里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正好通过这个形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玉珠甩了甩她的短发,冲着比她大许多岁的妇女主任甜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