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
地处今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
是日,这个佛教王国的国都城门打开。
国王尉迟僧乌波,领着国中文武大臣,立于城门外等待着西征大军。
“国王来了!”
僧乌波身边的大臣提醒一句,僧乌波点了点头,他也早已经看到了大唐军队列阵出现在远处。
“据闻从东土回来的商人,都说东土大唐的吴王李恪,是佛国圣子,拥有者佛赐予的法力有着点石成金的能力。”
“那种香皂、玻璃、香水都是那位吴王制造出来的,听说那位吴王主政的三个地方,年缴财税三百万贯,被誉为大唐三地半天下。”
“西游记也是那位吴王所撰写。”
“本王与东土大唐的高僧玄奘法师坐而论佛法,又听闻大唐吴王佛国圣子之名,这位领军亲征的皇子,更是大唐的太子,这位太子一定更加贤明吧?”
僧乌波因玄奘的佛法,西域回来商人关于李恪的种种讲述,因为其佛国的原因,更是觉得无所不能的李恪,是佛界佛国的圣子。
以及大唐的强大。
以至于僧乌波很久之前就仰慕大唐。
这一次高昌等国联合一起对战李承乾的征西大军,僧乌波更是早早的就与征西大军取得联系。
在征西大军的安排之下,隐藏在联军之中。
因为于阗国的地理位置。
这一次决战,西域诸国联军因为僧乌波关键时刻的出卖可谓损失惨重,大约只有一半的联军狼狈逃回莎车。
“下国小王尉迟僧乌波拜见大唐太子殿下。”僧乌波在李承乾率军抵近之际,连忙弯腰行礼。
对僧乌波的投效,李承乾十分高兴。
正是因为有僧乌波,这一场决战,西域诸国凑起来的二十万大军,几乎被他十万大军歼灭一半。
可以说,这一战已经把西域彻底打残了。
接下来只要西征大军稳扎稳打,年底平定西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是故,李承乾对僧乌波也十分有好感。
他翻身下马,亲切将僧乌波扶起:“国主太客气了,尉迟姓氏,在我们大唐也是一个贵族姓氏,我大唐朝中就有一位尉迟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
僧乌波似乎对大唐很了解,说道:“是尉迟敬德将军吧,小王听说过这位尉迟将军的名讳。”
“太子殿下请,小王已经将王宫给太子殿下准备出来,请太子殿下下榻。”
“多谢国主。”
僧乌波不好意思一笑,试探着询问道:“小王岂能当得起太子殿下感谢,小王有一事相求。”
“国主尽管说,只要孤能够办到的,绝对不会让国主失望。”
李承乾一边随僧乌波入城,一边豪爽的许诺道。
他对这个帮主他的于阗国国主十分有好感。
“不知太子殿下军中可有近期的恪报,小王十分喜爱贵国吴王撰写的西游记,听说贵国的吴王殿下十分贤明,相传还是佛国圣子,如有机缘的话,小王很想见一见吴王殿下……”
僧乌波兴致勃勃的说着他对李恪的仰慕,丝毫没有察觉到,李承乾的脸色瞬间变得难堪。
他一个西域小国的国主,也不会知道,大唐的太子,对他口中贤明的吴王多么的忌惮。
李承乾也没有想到,李恪的名望竟然传到了西域!
而且从僧乌波的絮絮叨叨讲述中,他有种错觉,仿佛僧乌波愿意帮助征西大军,愿意投效大唐,都是因为李恪!
跟在后面的温彦博和侯君集的脸色也变得很不好看。
李恪本来就为他们所厌恶。
他们震惊李恪在西域的名望之际,也担心李承乾因为此事而发怒。
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二人恨不得一脚踢死还喋喋不休的僧乌波。
这个和尚国主,简直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一点眼力劲!
“尉迟国主,你想要的最新恪报我们军中倒是有些,不过是一个月以前的,”温彦博连忙开口,他们可没忘长孙无忌在皇帝面前的承诺。
“太子有些累了,等安顿下来,我让人给国主将最新的恪报送去。”
“太谢谢了,太谢谢……”
下榻后。
李承乾坐在僧乌波腾出来的一座宫殿中,脸色阴沉的可怕。
“太子,寡民小国,井底之蛙,粗鄙野夫,太子不必与其一般见识。”只剩下自己人后,侯君集开口宽慰道。
他们可真的担心李承乾不理智,做出什么难以收拾的事情。
这场征西之战,虽然高歌猛进不断胜利,可侯君集也十分的憋闷难受,胸腔中的一股怒火,越来越躁动。
只是忌于长孙无忌当初在朝堂说的话,不敢发作。
哼!
李承乾冷哼一声,询问道:“最近的消息是李恪和衍圣公一脉发生冲突是吗?”
温彦博点头笑着说道:“是的太子,太子放心吧,衍圣公可不同其他士族,衍圣公某种程度,就是文脉领袖,李恪敢动文脉领袖,他就是与天下读书人作对!陛下也都不会饶了他。”
“十有八九,李恪清查天下吏治这件事情,要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年关太子凯旋而归,李恪却以失败收尾,朝堂之上,李恪再也没有办法嚣张了。”
李承乾听了这番话,脸上露出一丝丝笑容。
于此同时。
于阗国国都城门外。
一个牵着两头毛驴的和尚出现在城门处。
“终于又返回于阗了。”
咦!
正在自言自语,满面风霜的和尚忽然轻咦一声:“于阗怎么会有朝廷的将士?”
顺着和尚的视线看去,几名唐军将领正在于阗街边购买东西。
和尚牵着毛驴走过去:“阿弥陀佛,请问几位将士可是大唐将领?”
刘仁轨扭头看去,审视着面前的和尚,狐疑道:“您不会是玄奘大师吧?”
“正是贫僧。”
刘仁轨连忙双手合十,然后答道:“大师,正是唐军,大唐军队正在征讨西域,我们暂时在于阗国休整。”
“太子就在于阗国王宫,末将带大师去见太子。”
“多谢将军。”
“大师,你身边的徒弟呢?”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呢?”
……
刘仁轨跟随的普通士兵听闻是大名鼎鼎的玄奘大师,连忙好奇询问道。
“不得对大师无礼!”普通军中将士对李恪的西游记将信将疑,还真的以为有孙悟空,可他刘仁轨却知道,那根本就是编造的无稽之谈。
“刘将军,这些将士们在说什么?”玄奘不解询问道。
刘仁轨脑海不由划过一抹亮光,琢磨道:如果这位玄奘大师看了充满讽刺意味的西游记后,会是什么态度呢?
普通百姓,大唐之外的人看西游记只能看个热闹。
可只要对大唐上层,对中原文化了解。
就会明白,西游记中充满的讽刺内涵。
……
就在李承乾议论李恪之际。
李恪正在齐郡,等待着考核的收尾。
齐郡郡城,城门处的茶摊上,李恪、李泰等人正在路边的茶摊喝茶。
“为什么不全都吃掉呢?”李恪看着面前的小孩,将他给的糕点一分为四,只吃了一小块,就把剩下的用一块有些破的布块包起来,他故意询问道。
另一桌,愈发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媚娘掩嘴偷笑,低声道:“殿下又在用当初试探我的小事情,来观察这个孩子了。”
“可惜这个小孩儿没有我的毅力,还是接下了这块免费的糕点。”
跟在李恪身边这么久,武媚娘事后也问过当初小巷之事。
她虽然不全都清楚自家王爷的目的,却也明白,那其实就是一次考验。
如果她花掉手中的铜钱购买了糖葫芦、或者她接受了小贩白送的糖葫芦,或许就与现在的机遇不同。
人生轨迹也不同了。
崔莺莺和苏婵儿莞尔一笑,显然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情。
另一桌,狄仁杰与崔民干等人坐在一起。
狄仁杰是跟李泰来的。
并州出身的狄仁杰,在年初李恪考核并州之时,担任县令的他因为考核成绩出色,而为王珪所注意到。
王珪将他送到了李泰身边。
狄仁杰也好奇的看着李恪,当初考核成绩出众,狄仁杰以为李恪会拉拢他,可没想到,根本没有。
这不免让他对李恪更加好奇。
“我还有一个妹妹,其中一块给妹妹吃,剩下两块下次我和妹妹吃,留一半,那好吃的东西还会有的。”
崔莺莺几女听到这个五六岁小孩子的话,不由好心疼,眼睛有些酸涩。
留一半,好吃的东西还会有。
不舍得一次性吃完美味的东西,想留着,能够下一次再尝到这种美味的东西。
魏叔玉等人本一边谈笑一边随意出于觉得好玩关注着,听到这稚子顽童的话,脸上的笑容都不由的凝滞。
虽然他们不像女子一样感情丰富,内心脆弱。
可也都不由觉得心疼。
李恪停在半空的手动了,伸手揉了揉顽童的头,笑着说道:“我们桌上的糕点都送你了,拿回去,和妹妹一起吃,让好吃的东西多吃几次。”
顽童拿了糕点,就高兴的跑开。
李恪看着坐在其他三边的李泰、李治、李愔说道:“看到了吧,这些我们随时都能吃得到的东西,这天下,还有多少人甚至见都没有见过,留一半,好吃的东西还会有,这种对美好的珍惜,这种感觉恐怕我们不会有。”
其实李恪有,前世的他,逢年过节,都会把爆竹、糖果之类的小心珍贵的保存着,每年只吃半颗糖。
甜甜的滋味,他可以享受整整一个正月。
只是后来这种感觉越来越淡了。
但是他宁愿能够让大唐的百姓,像他前世一样,对这种甜甜的滋味越来越淡。
也不想看到一个眼睛纯净的孩子,对他说这样一句:留一半,好吃的东西还会有。
这种话,刺的人心痛。
“公子,恐怕想要让百姓都能吃得起糕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狄仁杰忽然开口说道:“单单就是一个百姓投献土地,依附士族都很难解决。”
“就比如曲阜,曲阜九成的百姓都将土地投献给了孔氏,就是因为孔氏收取的租约比朝廷永远低那么一点点。”
“士族都在借助自身身份的优势做这种无本的买卖,非但殿下的美好愿望恐怕不能实现。”
“越往后面,还会有越多的百姓不愿意承担朝廷的粮赋和徭役,投献土地,依附上一个阶层。”
“殿下现在的革新,并没有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士族,都会像陇右和岭南一样愿意放弃这一切利益。”
“这是百姓趋利避害的选择。”
李恪看了眼狄仁杰。
他略作沉吟,手指敲击着桌面,自言自语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朝廷推广蓄力其实就是为了百姓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当百姓更多土地,除去上缴朝廷的粮赋,节余下来的,要超过投献士族的回报,投献依附才会止住。”
“越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均土地占有量少,投献现象就越眼中,朝廷即便严厉打击,也是无济于事的。”
“投献越多,朝廷征收赋税的人口基数越少,朝廷为了国库的收支平衡,就不得不对剩下的在籍百姓提高粮赋,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李泰接住话茬说道:“所以皇兄你开始用岭南吸引关中百姓迁徙,你注意到关中已经开始向着恶心循环发展对吗?”
李恪点了点头:“这只是次要原因,鼓励百姓迁徙,是为了开发我们大唐疆域,大唐还有很多人烟罕见的疆域。”
“通过合理的控制人口密度、大力发展蓄力,严格控制各地官府外包粮赋征缴,造成粮赋征收比例的增加,制止恶性循环的出现只是第一步。”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逐年逐步的调整粮赋的比例,现在是二十税一,慢慢的,要三十税一,四十税一,最理想的状态是粮赋的……免除。”
“所以就超求朝廷,在粮赋之外,必须创造出更多的财税收入途径。”
“王爷所说的途径就是商业对吧?”狄仁杰笑着询问。
他其实在琢磨李恪提及粮赋的免除时,明显表现出的犹豫停顿。
‘这位王爷刚才想到了什么?他的眼中明显闪过了一抹寒芒,恐怕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吧?’
狄仁杰猜测的不错,李恪当时想到了士绅一体纳粮。
不过李恪不会将这个想法说出来,一旦传扬出去,会让士族集体感到恐惧。
只有等士族不断被削弱后,朝廷占据绝对的上风,才可以图穷匕见。
在此之前,一点风声都不能漏。
狄仁杰暗暗审视着李恪,他现在对这位吴王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
啪!
“小人!权万纪,你这个小人,劝本王认错,担下了一切的责任,让本王被割一半的食邑,你却以此为功,本王要杀了你!”辽东府衙,李恪看着权万纪带回父皇的惩戒命令,同时他也得知了父皇赏赐权万纪玉如意只是,他指着权万纪愤怒大骂道。
“来人,给本王吧权万纪拉下去,打入打牢中!”
“齐王,齐王你不能这样,我是陛下的臣子,你没有权利善杀我!”权万纪愤怒大喊大叫中,被李佑麾下的亲兵拖走。
阴弘智皱了皱眉头:“佑儿,权万纪不能杀,他没有犯错,你不能仅凭他受陛下封赏杀他。”
嗨嗨……哈哈……
李佑痛快的大笑道:“舅舅,你以为我傻吗?我只是要权万纪长点记性,这个王八蛋是大哥太子的人。”
“他屡次跟我作对,皇兄派来辽东的寒门届士子,孙处约、郭待举等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人,可就是因为是皇兄主持的贞观十四年中举士子,他就打压,不让我提拔,现在乘机我就让他吃点苦头,也乘机把孙处约他们调到我身边来。”
阴弘智不由微微皱眉。
李佑对他说这些话,同样在无声的敲打他这个当舅舅的。
阻止孙处约等人进入齐王府,不止权万纪,还有他!
辽东大牢中。
王府典军韦文正悄悄来见权万纪。
“长史已经安排好了,今天夜里就让人带你出城。”韦文正说着将监牢的钥匙递给权万纪。
他略作犹豫道:“长史,真的要这样做吗?这是栽赃。”
“什么栽赃,齐王自己都说了要杀我!”权万纪冷冷道:“文正,我知道你也是个正直之人,但是你也要记住,你是京兆韦氏。”
“齐王李佑如果不是事事以吴王李恪为尊,我们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吴王李恪得势,将来继承大统,他会毁掉圣人天下大同,皇权、士族、百姓三者各司其职,各安本分的格局!”
“他所谓的天下大同,根本就不是圣人先贤眼中的天下大同!”
“我逃出辽东城后,李佑一定会愤怒抓捕我,把早准备好的替死鬼找来,一旦替死鬼死了之后,你就马上向朝廷奏报,李佑携私愤杀我这个长史。”
“你要往死里弹劾阴弘智,把阴弘智拉拢军中将士,偷偷瞒报朝廷粮草盔甲,积蓄武备的事情都捅出去。”
“陛下就算不想杀齐王,也一定会杀阴弘智,阴弘智犯了忌讳!”
“阴弘智到时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他会破釜沉舟,裹挟扶持齐王在辽东起势!”
“我也会让渊男建给阴弘智信心,让阴弘智认为高句丽贵族上层是支持他和李佑的。”
……
韦文正听的,额头泌出冷汗。
一旦如此。
辽东恐怕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这其中还有一位皇子。
他也是到了今天,才知道权万纪的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