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別驾,益州各州府县衙主官已经陆陆续续全部到齐了。”
“益州凡事通知到的士族也基本全都到齐。”
……
刺史府,长孙冲的官房中,刺史府的各级官员正在向长孙冲汇报着情况。
长孙冲低头伏案挥笔疾书,同时说道:“好,安排好他们的住处,通知他们,明天到刺史府听刺史的训导。”
“是!”
这时,杨师道从外面走进来。
“刺史。”
“刺史大人。”
……
长孙冲听到同僚们问候的动静抬起头便见杨师道背操着手慢吞吞的走进来。
“刺史大人你来了,抱歉,实在是太忙,没有听到你的脚步声。”长孙冲连忙起身笑着迎上去。
杨师道打量着长孙冲,总觉得他的行为举止似乎有些似曾相识。
不过这种似曾相识绝对不是在长孙无忌身上。
“你们都出去吧,我有点事情和別驾谈。”杨师道吩咐其他同僚。
“是!”
长孙冲虽然不解,等众人出去后,两人坐下,他笑着询问道:“刺史,有什么事情,你让人喊我一声,我亲自去拜见你……”
“贤侄,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杨师道摆了摆手打断长孙冲的话,询问道:“推行服务型官府准备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遗直他们给我提了很多意见,我们这份服务型官府条例主要是依据大哥在陇右提出的样板,再结合我们益州本地的一些特殊的情况,稍加修改制定而成,我正在做最后的完善,保证刺史在明天会见各州府县衙同僚之前完成。”
杨师道看着兴致勃勃十分激动的长孙冲,犹豫一下,说:“贤侄,你看这个服务型官府条例是不是稍微推迟一下呢?”
“为什么?”长孙冲的面色变得郑重严肃。
哎!
杨师道叹了口气:“陇右李行之老先生仙逝的消息你应该知道了,我也是犹豫琢磨了好些天。”
他注意到长孙冲眉宇间隐隐有些愤怒,推心置腹的解释道:“贤侄,我之所以想暂缓推行,不是不推行,不是出于个人私利,或者某个小圈圈固有的既得利益,而是随着李行之老先生的仙逝,陇右可能大踏步倒退。”
“大好局面崩坏之下,反攻倒算的大潮会扑灭你们之前做的一切事情。”
“你不懂朝政,可世叔明白,你们年轻人有满腔热血,想要改造缔造一个不一样的大唐江山,可你不同,革新就是在刀刃上行走,一旦你们出现倒退的局面,顽固守旧一方会追杀到底的!”
“如果我们现在推行,无疑给了益州百姓希望,而这种希望如果只是短暂的,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却很快被掐灭了,这是痛苦的,甚至会造成益州的混乱。”
“益州好不容易逐步安稳下来,我也看明白了,现在的益州就是新与旧、改革和顽固犬牙交错的阶段。”
“益州是出现了新的生机,有一股新气息,可这股新气息中掺杂着浓浓陈腐腐朽的气息。”
“如果不能按照你们年轻人的想法进行彻底的改革,这就会变成一锅夹生饭,新事物产生的利益,会被本就占据优势的守旧一方吞进。”
“就好比益州这一次苎麻产业的危机一样,没有彻底的改革,士族得不到约束,士族背后推动官府制定有利于他们的政令。”
“士族在契约上欺骗百姓,而官府视而不见,双方同流合污,苎麻产业产生的利益几乎全都落在了各方手中,唯独百姓最后只落得一个吃糠咽菜的结局。”
长孙冲认真听着,他能从杨师道这番话中听得出,杨师道进入益州是真的去用心看,用心去剖析益州的变化与不变了。
“一旦最坏的结果出现,你这个益州別驾,就要亲自站在你父亲的对立面了。”
长孙冲面上露出挣扎的神色,片刻后,郑重说道:“世叔,既然看的这么清楚,那我们就更要推进了!”
“为什么?你刚才分明很为难,很痛苦挣扎的。”
长孙冲谦和一笑,又郑重说道:“我大哥说过一句话,做事只求问心无愧!不做好益州这件事情,我一辈子都心中难安!”关于这个问题,在李行之仙逝消息传来后,他就意识到会有这么一天。
他写信给长安的姑姑,只是暂时还没有回信,不过他最终做出了决断。
问心无愧!
杨师道终于想到长孙冲的行为举止像谁了。
像李恪!
他犹记得李恪在他被重新启用赴任之前双方的谈话。
‘当初醉仙楼这些结义兄弟们,被吴王影响很大啊!’杨师道心中感叹一句。
长孙冲又笑着说道:“在这个时候,益州更要做出表率作用,益州要用行动坚定陇右各方面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这是大势所趋,鼓舞一些想要后退的人!”
杨师道点了点头,说道:“好吧。”
他忽然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他从长孙冲的官房出来,望向陇右的方向,同样都老了,他却没有李行之老先生的大无畏勇气。
……
雍州。
吴王妃崔莺莺代表吴王前来追悼李行之老先生,送老先生一程,在雍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崔莺莺下榻姑臧李氏府中。
来陇右考察参观的岭南士族也在姑臧李氏府中。
“听说了吗?陇右士族联名写了一片悼念李行之老先生的文章,在文章中反复多次引用了吴王的那篇悼念文。”
“早知道了,先之劳之,重在先,在引导,次之劳。”
“李行之老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敢于剖析本阶层的腐朽糟粕,敢于放弃既得的利益,只为回报供养过老先生的那片土地,那片亲爱的土地上的百姓。”
“最重要是那句点睛之言,我们当以李行之老先生为榜样砥砺先行,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便李老仙逝,陇右士族也不会倒退?要继续坚持现在既有的革新,并且继续推进深化?”
“不好说,这或许是因为吴王妃的到来,这些人要表明态度给吴王妃看吧。”
“是啊,为什么吴王妃到来后,陇右士族才发表这样一篇文章,还有李老仙逝最初几天,陇右的士族显得十分慌乱的。”
……
崔莺莺的房间内。
岑文本、魏叔玉、崔民干、程处默皆在其列。
程处默轻松说道:“有了陇右士族这篇引用大哥一些话的文章,陇右可以放心了。”
“没这么简单。”崔民干凝重道。
魏叔玉点头给程处默解释道:“一篇文章用得了这么久才写出来吗?处默你之前在长安,不知陇右这边的情况,李行之老先生仙逝之后,陇右士族表现出了极大的慌乱。”
“他们为什么害怕?他们害怕失去李行之老先生这颗大树,来自守旧派的反击之下,他们被杀鸡儆猴。”
“其中也不乏有些人想要退回去,继续保持他们既得利益。”岑文本补充道。
崔莺莺倒是比较轻松,说道:“不过目前的局势整体还是不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试探殿下的反应。”
“反应?”程处默更加糊涂了,他对朝政这种弯弯绕始终不是特别精通。
崔莺莺说道:“陇右士族这篇文章送去长安给殿下,他们想知道殿下的魄力。”
“现在正值殿下稳定朝堂局势,为征辽大军提供一个稳定后方的时间点,这篇文章有可能刺激道某些势力。”
“朝堂就有可能不稳。”
“如果殿下在恪报刊登这篇文章,那便表明殿下的决心,无疑给陇右士族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说大局整体趋势是好的,就是因为他们有意图知道殿下的决心和魄力。”
“这充分证明了站在改革这一边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只是失去了李老先生后,他们失去了主心骨,需要这样一根主心骨。”
岑文本看着这问柔声娓娓道来的王妃,心中暗暗惊讶,这位剖析的十分深刻啊!
崔莺莺紧接着露出一丝担忧说道:“现在最怕李玄道的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姑臧李氏,百年郡望,李玄道就是未来李氏阀主。”
“一旦李玄道站在了对立面,会成为某些想要后退的,或者心中摇摆着的主心骨,到那个时候,陇右内部就要进行一场争斗拼杀,胜负未可知。”
刚刚因为崔莺莺的分析,面露轻松的众人,脸上再次蒙上了一层担忧之色。
再看长安这边。
秦怀玉策马来到杜如晦面前,翻身下马,意气风发高兴见礼:“怀玉拜见世叔。”
“你个小崽子有什么高兴事情?找到喜欢的女子了?那家女子,世叔帮你参详参详。”
李玄道见鬼了似的看着杜如晦,他最熟悉不过杜如晦了,可从未见过这位老实人如此一面。
秦怀玉讪笑挠头:“世叔别开小子玩笑了,是陇右士族写了一篇悼念李行之老先生的文章,我急着给大哥送来,为老先生高兴,因为他带领着的陇右士族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要效仿他一样,砥砺前行。”
李玄道闻之脸色不由变了变,询问道:“怀玉,能否给我看看。”
“自无不可。”秦怀玉笑着递给李玄道。
杜如晦瞧着秦怀玉,暗暗笑骂一句小滑头!
他猜测,秦怀玉恐怕就希望李玄道看到这篇文章,让李玄道知道陇右士族的心声吧。
李玄道看完之后走了。
杜如晦看完后催促道:“去送给监国吧。”
“小侄告辞。”
等秦怀玉离开后,杜如晦沉吟片刻自言自语道:“陇右方面这是想要一颗心丸!”
“看来是应该去见一见娘娘了,她不能躲在后宫中什么都不管。”
杜如晦到了后宫,求见长孙无垢,片刻后被带到长孙无垢的院子里。
“……娘娘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臣以为您应该说句话了,陇右是探索大唐盛世天下的先行,陇右想要一颗定心丸,我们就给他一颗定心丸。”
长孙无垢看着从秦王府到现在都一直不变,心怀天下的老兄弟,心中颇为感慨。
曾今的老兄弟,现在还有几个坚守初心呢?
昔日秦王府的十八大学士,只剩房杜!
“你是担心恪儿不会刊发这篇文章?”长孙无垢询问道。
杜如晦点了点头:“监国现在一心在稳定朝局,为征辽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臣说不准他会怎么做。”
“而且这个决定若是由娘娘你来下,那些人依旧会恨监国,不过却不敢立刻反击,造成朝堂不稳。”
长孙无垢笑了笑,这话说的没错,那些人到目前为止是绝对不会向皇权直接发起挑战的。
在打压革新这件事情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只针对李恪,想要从李恪身上找到突破口,继而颠覆革新。
保护住利益。
她是皇后,母仪天下,皇帝不在,她说的话就代表着皇权。
她点了点头,找来侍女,低声说了几句。
待侍女离开后,长孙无垢叹了口气,说道:“如晦,陛下常言当初秦王府的老兄弟们,除去拿下领兵的将军们,也就你和玄龄坚守初心了,你要好好保重身体。”
“臣一定!”杜如晦的声音有些哽咽。
为臣子,最怕上位者善变。
无疑他坚守初心,皇帝夫妇也坚守初心。
这就足够了!
……
“大哥,现在好了,有这篇文章,就说明一切了,陇右士族还是向着我们的。”太极宫中,秦怀玉激动高兴道。
李恪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么简单,他们是想要一颗定心丸,这篇文章是在试探我的魄力。”
“而且最主要还有李玄道,姑臧李氏百年郡望影响力十分大的,李玄道站在我们对立面,一定会有大批本身就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人靠过去。”
“定心丸,定心丸……”
“殿下,娘娘身边的贴身侍女来给殿下传一句话。”就在此时,门外响起声音。
“让她进来。”
很快,长孙无垢的贴身侍女出现在暖阁,恭恭敬敬一福后,郑重说道:“殿下,娘娘说了,陇右乃朝廷追求盛世的先行样板,朝廷国策便是为百姓谋福祉,追求盛世,此乃百年大计,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要给朝廷的百年大计让路!”
“奴婢告退。”
秦怀玉看着侍女离开,感慨道:“皇后娘娘原来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一面,霸气!”
李恪笑了笑,没好气道:“用霸气来形容娘娘,这话让娘娘听到了,非得罚你不可!”
秦怀玉挠头讪笑。
李恪却知道这是母后再帮他解决难题。
“怀玉,马上带着这篇文章出宫,长安书局立刻印刷,印刷多少就马上刊发多少!”李恪坚定说道:“的确,无论任何事情,都要给朝廷的百年大计让路!”
当晚。
啪!
窦威看着恪报刊登的陇右士族联名文章,脸色铁青怒道:“找死!他们这是找李恪要定心丸,李恪给他们了!”
“不行,马上派人出城去追上李玄道,只要李玄道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依旧没有输!”
虞世南点了点头,建议道:“还是送信给去了陇右的崔知温等人,让他们一定要实时掌握李玄道的态度动向,确保他站在我们这边!”
正如杜如晦分析的那般,当着长孙无忌的面,窦威和虞世南谁都没有指摘长孙无垢的不是。
他们还没有下决心要真正挑战皇权。
……